近兩年,受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反復、能源供應不確定及物流不暢等多重影響,不少化工企業的日子不好過。特別是今年,國際地緣政治沖突導致全球市場商品價格大幅波動,給企業生存帶來壓力。
今年1月30日,李凡榮董事長在與滄州大化視頻連線時強調,兩化合并后,滄州大化被劃入材料科學板塊核心主業,確定為‘三個一批’中的‘高質量發展一批’企業,“滄州大化過去徘徊不前的局面已被我們沖破,希望滄州大化在這樣一個大的平臺上蓬勃發展。”
李凡榮董事長的這番話堅定了滄州大化轉型升級的信心和助力中國中化領先聚氨酯和聚碳酸酯產業的決心。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滄州大化從延鏈、補鏈到強鏈,不斷夯實企業發展之基,提高產品競爭力,推動企業由傳統的基礎化工向高技術、高質量、高附加值精細化轉型。今年上半年,滄州大化營業收入同比增加85.3%,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38.74%,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64.87%,在逆境中趟出一條提質增效、高質量發展的新路。
延鏈補鏈:兩年建成投產三個新項目
為改變單一產業格局、拓展延伸產業鏈,滄州大化通過充分的市場調研,決定發揮自身光氣生產資源優勢和滄州國家級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區位優勢,從打造國內新材料產業基地一體化角度出發,對PC(聚碳酸酯)產業鏈進行統籌謀劃。
2020年10月29日,20萬噸/年的PC一期項目竣工投產,成為國內同類裝置建設及開車用時最短、打通全流程最快、產出產品質量最高的企業,成功躋身國內PC行業第一梯隊。滄州大化由此駛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2021年7月,滄州大化再接再厲,共聚硅PC項目一次投料試車成功,成為國內第一家采用連續生產法生產共聚硅PC的企業,填補國內該領域的空白。
定位和目標已然明確,滄州大化下決心進一步堅持PC產品的高端差異化發展,持續聚焦“專精特新”,不斷延伸和拓展PC產業鏈條。
今年6月28日,滄州大化高分子溴化PC項目一次投料試車成功,成為國內第一家、世界第二家高分子溴化PC的生產企業,既填補國內該領域空白,又進一步筑牢了滄州大化在國內PC產業的領先地位。
為進一步降低PC產品生產成本,減少原料市場變化對PC產品的影響,滄州大化在向高附加值產品進軍的同時,果斷決定延長PC上游產品鏈。2022年8月6日,20萬噸/年雙酚A項目一次開車成功,進一步增強了滄州大化的抗風險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運行近半年來,滄州大化雙酚A裝置系統負荷已達到100%,產品質量全部達到PC原料級水平。規模,意味著低成本、高效益,到市場上去,就是實打實的競爭力。
兩年建成投產3個新項目,滄州大化建成了“雙酚A—PC—共聚硅PC、溴化PC”新的產業鏈和TDI、PC兩大優勢產業,打造了天然氣造氣、光氣、硝酸、氯堿及三廢治理于一體的產業基地,逐步構建出速度質量效益相統一、投入與產出相協調、發展與環境相適應的新格局。
拓市增效:海外市場實現兩位數增長
國內產能釋放,勢必將外溢到國際市場。瞄準國際市場需求帶來的新變化,滄州大化按下了開拓海外新興市場的快進鍵,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
今年,滄州大化根據全球疫情新變化,充分發揮全商務鏈信息管理平臺的作用,把住海外市場脈搏,抓住國際市場TDI價格高啟的有利時機,最大限度調動業務員積極性,進一步擴大產品出口,提高企業利潤率,實現2022年出口銷量新突破。
晚上10點,滄州大化進出口公司辦公室經常燈火通明,這里有一群人時刻關注海外客戶訂單、合同以及發貨的動向,在關鍵節點催促客戶付款,保證做到預付款到賬后錄入訂單和款到發貨的要求。由于時差原因,即使晚上回家之后,他們仍然要回復客戶的詢盤,有時甚至要工作到凌晨兩三點鐘。
進出口公司點燈熬油的“一群人”,其實只有4個人,是滄州大化職工人數最少的部門,但是在2022年前三季度卻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TDI出口量連續三年突破歷史新高,2021年出口量45000噸,同比增長40%,截至2022年10月底,出口量50100噸,同比2021年整年增長11%,TDI出口銷售額約為1.27億美元,同比2021年全年增長36%。在兩位數增長的背后,是滄州大化堅持國內外市場雙輪驅動和廣大干部職工日夜堅守的結果。
當國內同行業還處于智能化建設的認知期,滄州大化已全面開啟智能化工廠的建設。通過將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融入智慧工廠平臺,為轉型賦能,滄州大化成為國內首家實施流程型智能制造建設的化工企業之一。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站在中國中化新的舞臺上,滄州大化高質高效地向下游產業鏈拓展,貼近市場和用戶需求,不斷推出高附加值產品,堅持國內國際市場雙向發力,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通過實干和苦干,把提質增效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