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傍晚,如往常晚高峰一樣,江蘇淮安市盱眙縣的國道上車流如織,路面一片繁忙。很多司機路過205國道黃花塘泥沛路段時,突然聞到空氣中彌漫著一股刺鼻的氣味。就在此時,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打破了淮河化工值班室的寧靜。“一輛載有二甲基甲酰胺的危險化學品車輛發生泄漏事故,需要淮河化工立刻提供專業應急支援!”盱眙縣應急管理局的同志在電話那頭急切地說。
二甲基甲酰胺是危險化學品,屬易燃液體,遇明火、高熱可引起燃燒爆炸。處置不當將導致嚴重后果,危及周圍村民生活和健康。接到電話后,淮河化工副總經理兼安全總監張建國立刻安排組織應急救援力量。19時50分,他帶領淮河化工HSE部部長孫小勇、江蘇省應急管理廳專家庫安全專家劉喜明、淮河化工應急救援隊員聞素兵組成應急救援技術組,并緊急調撥30張吸油氈、20具防毒面具和1臺防爆離心泵,火速趕赴事故現場支援。
在救援現場,他們發現泄漏量較大。針對二甲基甲酰胺的理化性質,應急救援技術組與事故救援指揮部迅速商討并確定救援方案。
“首先要確保周邊人員的安全。其次是要防止泄漏物質擴散,同時盡快將泄漏車輛上的剩余物質進行安全轉移。”張建國在勘察現場后立即對救援提出明確思路。
隨后,淮河化工與各部門聯動配合,緊急疏散方圓50米內人員,消滅火源。消防員在泄漏車輛5米周圍設置圍堰,防止泄漏物質擴散;當地環保、應急管理部門聯系將泄漏車輛上的剩余物質轉移至接駁車上。
這項任務極易發生火災爆炸事故并導致群傷群死,極其考驗淮河化工的救援專業水平。在轉移過程中,淮河化工應急救援技術組分工合作,沉著應對。孫小勇負責檢查所有轉運泵輸送管道是否完好無損、是否符合防靜電要求;劉喜明檢查現場設備電源,確定輸送泵運轉正常后,連接好輸送泵、汽車槽罐、接地樁、汽車槽罐的連接跨線;聞素兵檢查接駁汽車槽罐閥門是否關閉,同時裝好汽車槽罐接地線。
由于處置方案科學合理、救援過程快速有序,經過4個小時的緊張救援,當晚23時40分,險情被排除,整個救援過程未發生人員傷亡情況。
現場救援任務圓滿完成,但事故后續處置工作才剛剛開始。為防止事故次生災害發生,次日凌晨0時10分,事故救援指揮部召開緊急會議,明確事故后續處置方案?;春踊κ鹿尸F場造成的土壤污染、水體污染產生的廢水進行回收處理,以免對環境造成破壞。經過半個月的不間斷工作,淮河化工協助回收并處理超標廢水107.62噸。通過圓滿完成本次應急處置任務,淮河化工的應急處置能力經受住了考驗, 一方百姓的生命安全得到保護。參與救援的淮河化工同志們被問到沖進現場的一瞬間“怕不怕”時,他們說:“一心想著那里很危險,要盡快處置,哪有時間想那么多。”